产品详情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概述
智能电网建设是我国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将逐步推动我国电力基础生产模式的改变,定位于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是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实现,首先依赖于电网各个环节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信息掌控,物联网技术成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建设电力物联网系统,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计算、执行和通信等功能的装置,通过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建立设备感知泛在化,传感单元微型化,物联网网络中心化、数据传输无线化、应用分析智能化的互联体系。实现电网设备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网络中实体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使得有关物体相互感知和反馈控制,形成更加智能的电力生产体系,更好的满足对电力设备的监测。
配变智能环境综合监控系统将建立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按照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标准架构, 对开关站、配电站房、环网箱等设备的各类环境和设备检测进行数据监测、动态展示和故障预警,提供配网设备监测服务,极大地降低运检人员的维护工作量,加强配网安全、保卫、火警监视,同时提高配网安全运行。
设计依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 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 恒温湿热方法GB/T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 17626.4 |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GB/T | 17626.9 |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
GB/T | 15153.1 | 远动设备及系统-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
DL/T 634.5 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1 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 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4 部分: 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IEC
60870-5-101 网络访问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IEC61850-6(DL/T860.6)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6 部分:与智能电子设备有关的变电站内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IEC61850-7(DL/T860.7)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7 部分:基本信息通信结构IEC61850-8(DL/T860.8)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8 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IEC61850-10(DL/T860.1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0 部分:一致性测试
Q/GDW 1517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SIP-B
YD/T 2576.2 TD-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第二部分无线射频性能测
试
ISO/IEC PRF 20922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 MODBUS JSLKU 通信协议
Q/GDW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Q/GDW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Q/GDW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规范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系统主要架构
系统拓扑
系统说明
配变智能环境综合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包括各种感知传感器(环境感知、设备感知、图像感知)、汇聚单元(配变智能环境综合监控装置)。感知层安装在各个开关站、配电房、环网箱内,实时监测现场实际环境状态及各项参数, 如明火、烟雾、人员非法入侵、动物入侵、电缆沟进水、环境温湿度、门禁管理、空调控制、SF6 浓度、O2 含量、除湿机控制、开关柜内电缆接点温度、开关柜内局放监测等。
2) 网络层主要由接入网关组成,电力物联网感知的数据既可以通过 APN/4G 专网/光纤网络上传, 也可以借助 DTU/FTU/TTU 的通信接口通过电力自动化网络上传。
网络层负责实现终端设备和物联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终端上行发送的采集数据、应答信号和网络心跳等信息,以及物联网平台下发的控制命令、广播信息和应答信息等功能。
3) 应用层主要由各类系统主站及各类数据、应用服务组成,主要用于从接入网关接收传感器采集 上传的监测数据,进行抽取、分析、展示等处理工作,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力物联网应用系统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
技术方案
通用环境条件
设备需满足以下要求:
· 运行环境温度、湿度
a) 设备正常运行的气候环境条件见表 1
表1 工作场所运行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级别 | 环境温度 | 湿 度 | 使用场所 | ||
范围(℃) | 最大变化率(℃/ min) | 相对湿度(%) | 最大绝对湿度(g/m3) | ||
C1 | -20~+ 70 | 0.5 | 5~95 | 29 | 室内 |
CX | 待定 | ||||
注:CX 级别根据需要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商确定。 |
· 海拔高度
a) 能在海拔 0~4000 米的范围内正常工作;
b) 对于安装在海拔高度超过 1000 米的装置应依据标准 GB/T 11022-2011 第 2.3.2 条要求的耐压测试规定执行。
站房智能辅助与人工智能可视化网关(ARM 型)
硬件特点简介
a) 核心 CPU 采用国产工业级芯片,采用 ARM 架构 RK3399K,核心数不低于 4 核,主频 1.5GHz;
b) 配置视频处理模块进行视频流处理及人工智能分析,算力不小于 3Tops,采用国产芯片并独立配置;
c) 网关内存 2GB,存储容量 64G。
d) 网关具备 2 路无线公网/无线专网远程通信接口(公网 4G/3G/2G 五模自适应,专网 4G),宜支持 5G;
e) 网关具备 4 路以太网接口;
f) 网关具备 4 路 RS-485,2 路 RS-232/RS-485 可切换串口,串口速率可选用 9600 bps、19200 bps、115200bps;
g) 网关具备 LoRa 无线通信硬件接口,470MHz 采用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 2.4GHz 采用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
h) 网关具有电源、运行、故障、通信指示灯;
i) 网关具有本地显示屏,实现传感和控制设备的运行查看、参数配置等功能。
j) 网关支持安全智能 TF 认证、加密芯片数据加密、MQTT 软加密,满足互联网部统一安防要求。
k) 远程通讯:支持DL/T 634.5 104、MQTT、Q/GDW 1517.1-2014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SIP-B)等协议,网络层IP协议宜支持IPv4和IPv6协议。
l) 本地通讯:支持 DL/T 634.5 104、IEC61850(DL/T 860)、MQTT、Q/GDW 1517.1-2014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SIP-B)、GB28181、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等协议。
水流测速仪 电子气象仪 便携式明渠流量计 三维风速仪 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超声波雪深观测仪 水资源水质监测系统 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站 污水井液位监测 排水管网监测系统 易涝点水位计 管网液位计 排水管网监测设备 窖井水位监测 覆冰监测设备 GNSS位移站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设备 防爆型气象观测站 道路交通气象系统 光伏电站气象仪 水库水位监测器 手持气象仪器 自动雪厚监测站 地裂缝监测一体机 天气现象检测器 倾角加速度监测站 便携水深探测仪 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站 九要素便携式气象站 综合电子气象仪 应急管理手持气象仪器 水深探测仪 便携式测深仪 便携式六要素自动气象站 便携式多要素气象站 便携式五要素气象站 移动应急自动气象站 观测自动应急气象站 管式土壤含水率监测站 地表裂缝监测站 GNSS地表自动位移监测站 翻斗式雨量监测站 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小型超声波气象站 便携式气象测定仪 农田病虫害监测系统 浮标水质监测设备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 大坝安全监测站